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艺术 - 正文艺术

无锡艺术学校是公立还是私立 国粹戏曲有哪些?

澜睿
澜睿 2023-12-30 【艺术】 575人已围观

摘要[db:Intro]

问题描述 无锡艺术学校是公立还是私立

推荐答案

是公立的,无锡艺术学校历史比较悠久,是无锡是教育局批准设立的无锡地区唯一的全日制艺术中等专业学校,归无锡市教育局直属管理,属于江苏省三星级职业学校,学校常年设有舞蹈表演,音乐和乐器,影视表演,播音与主持,锡剧表演五大专业,教育质量上乘,学生毕业后就业率高,普遍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其他回答

国粹戏曲有哪些?

国粹戏曲名剧有哪些

统计,京剧剧目总计五千八百余个。其中绝大多数是传统剧目。在传统剧目中又可分为几大类。一类是徽班原有剧目,以及汉调剧目或徽、汉共有剧目,如《大回朝》、《奇双会》、《打樱桃》、《贵妃醉酒》、《罗成叫关》、《状元谱》、《战长沙》、《击鼓骂曹》、《当鐗卖马》、《四进士》、《李陵碑》等。另一类是从梆子移植过来的剧目如《铁弓缘》、《辛安驿》、《玉堂春》、《大劈棺》等。再一类是昆腔的剧目,如《思凡》、《闹学》、《游园》、《惊梦》、《打虎》、《山门》等。其他还有些唱“罗罗”、“纽丝”的小戏,如《打面缸》、《小放牛》、《打花鼓》、《探亲家》等。这些来自徽、汉、昆、梆的剧目,在唱腔曲调、表演方法的艺术风格上,多少还保留着其前身的遗韵。

京剧形成后艺人编演的剧目,大多取材于《三国演义》、《西游记》、《说岳》等长篇说部。较早的有卢胜奎编的三十六本《三国志》、(一说四十本),杨隆寿编演的《双心斗、沈小庆等人根据《施公案》编演的"八大拿"(即以黄天霸为主角的一批剧目),在此前后,上海的京剧艺人王鸿寿等也编演了一些剧目,其中一至十二本《铁公鸡》,据传即出自他手笔。尔后,清末民初在京剧改良运动中,涌现了更多的文人和艺人参与编写的新戏。在上海,汪笑侬等的《党人碑》、《瓜种兰因》,以及《新茶花》、《血泪碑》、《恨海》等,都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稍后,周信芳在新文艺工作者帮助下也编演了《宋教仁》、《学拳打金刚》等。在北京,文人齐如山、罗瘿公、陈墨香、金仲荪等先后为"四大名旦"编写了许多新戏,如《霸王别姬》、《青霜剑》、《钗头凤》等。20年代起,上海的尤金圭等,编写了大量的连台本戏。

京剧传统剧目中有不少剧目具有较高思想内容,如《铡美案》、《打渔杀家》、《四进士》等。更多剧目从各个角度反映古代生活,丰富人们知识,或给人以健康的艺术享受。如《群英会》、《室城计》、《玉堂春》等。但也有少数剧目宣扬封建道德、描写色情凶杀,如《九更天》、《双铃记》、《杀子报》等。

京剧传统还存在剧本和表演不平衡的特点。有些剧本可读,有些则只能在舞台上展现而文学性不强。许多剧目是由演员在舞台实践中不断加以丰富才日益成熟,成为艺术精品。

影响较大的京剧剧作家有卢胜奎(代表作《三国志》等)、汪笑侬(代表作《哭祖庙》、《马前泼水》等)、罗瘿公(代表作《青霜剑》、《金锁记》等)、陈墨香(代表作《钗头凤》、《红楼二尤》等)、齐如山(代表作《太真外传》、《霸王别姬》等)、杨绍萱(代表作《逼上梁山》)、翁偶虹(代表作《锁麒囊》及与王颉竹合作的《将相和》等)、马少波(代表作《闯王进京》、《正气歌》等)、范钧宏(代表作《满江红》及与吕瑞明合作的《杨门女将》)。

建国后,京剧艺术得到新生。整理了大批传统剧目,编演了许多新历史剧和现代戏,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贡献。特别是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京剧艺术又得到了复苏,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经整理、改编的主要剧目有《白蛇传》、《野猪林》、《将相和》、《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红娘》、《望江亭》、《李慧娘》等。创作的历史剧有《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满江红》、《武则天》、《谢瑶环》、《黑旋风李逢》、《海瑞罢官》、《正气歌》、《徐九经升官记》等。现代戏有《白毛女》、《赵一曼》、《黛诺》、《奇袭白虎团》、《节振国》、《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等。

以下京剧名均按其第一字的音序排列:

B> 边关排宴 霸王别姬 罢宴 八珍汤 白门楼 白帝城 白蛇传 白蟒台 白马坡 北汉王 比干挖心

C&g......

被称为国粹的戏曲是什么?

京剧-国粹

被称为“国粹”的戏曲是什么?你对它的了解有多少?

是京剧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中国的戏剧种类很多有 哪几个 其中被称为国粹的是 什么 福建的戏剧是 什么 漳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粤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柳子戏、茂腔、淮海戏、锡剧、婺剧、秦腔、碗碗腔、关中道情、太谷秧歌、上党梆子、雁剧、耍孩儿、蒲剧、陇剧、汉剧、楚剧、苏剧、湖南花鼓戏、潮剧、藏戏、高甲戏、梨园戏、桂剧、彩调、傩戏、琼剧、北京曲剧、二人转、二人台、拉场戏、单出头、河北梆子、漫瀚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五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地方戏曲具体分布:

北京市: 京剧 北昆 西路评剧 北京曲剧

河北省: 河北梆子 评剧 丝弦 老调 哈哈腔 河北乱弹 武安平调 武安落子 西调 蔚县秧歌 隆尧秧歌 定县秧歌 四股弦 唐剧 横岐调、上四调

山西省: 蒲州梆子 山西中路梆子 山西北路梆子 上党梆子 锣鼓杂戏 耍孩儿戏 灵邱罗罗 上党皮黄 上党落子 永济道情戏 洪洞道情戏 临县道情戏 晋北道情戏 襄武秧歌 壶关秧歌 沁源 秧歌 祁太秧歌 繁峙秧歌 朔县秧歌 孝义碗碗腔 曲活碗碗腔 弦子腔 凤台小戏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大秧歌 二人台 漫瀚剧

辽宁省: 海城喇叭戏 辽南影调戏 蒙古剧 彩扮莲花落

吉林省: 二人转 吉剧 新城戏 黄龙戏

黑龙江省: 龙江剧

陕西省: 秦腔 汉调二黄 阿宫腔 合阳跳戏 合阳线戏 陕西碗碗腔 陕西老腔 眉户戏 弦板腔 陕西道情戏 陕南花鼓戏 陕南端公戏 安康弦子戏

甘肃省: 陇剧 高山剧 影子腔 甘南藏戏

青海省: 青海藏戏 青海平弦戏

新疆 *** 尔自治区: 新疆曲子戏

山东省: 山东梆子 枣梆 莱芜梆子 东路梆子 柳子戏 吕剧 茂腔 柳腔 五音戏 柳琴戏 两夹弦 四平调

江苏省: 昆曲 淮剧 扬剧 通剧 淮海戏 锡剧 苏剧 丹剧 丁丁腔 淮红剧 海门山歌剧

安徽省: 黄梅戏 徽剧 青阳腔 岳西高腔 安徽目连戏 安徽戏 庐剧 安徽端公戏 沙河调 泗洲戏 坠子戏 含弓戏 芜湖梨簧戏 文南词 皖南花鼓戏 凤阳花鼓戏 淮北花鼓戏 淮剧 嗨子戏

上海市: 沪剧 滑稽戏 奉贤山歌剧

浙江省: 越剧 婺剧 绍剧 新昌高腔 宁海平调 松阳高腔 醒感戏 温州昆曲 金华昆腔戏 黄岩乱弹 诸暨乱弹 瓯剧 和剧 杭剧 甬剧 湖剧 姚剧 睦剧

江西省: 赣剧 戈阳腔 盱河戏 东河戏 宁河戏 瑞河戏 宜黄戏 赣南采茶戏 萍乡采茶戏 万载花灯戏 抚州采茶戏 吉安采茶戏 宁都采茶戏 赣东采茶戏 九江采茶戏 景德镇采茶戏 武宁采茶戏 高安采茶戏

福建省: 莆仙戏 梨园戏 高甲戏 闽剧 平讲戏 庶民戏词明戏 大腔戏 闽西汉剧 北路戏 梅林戏 右词南剑调 小腔戏 三角戏 闽西采茶戏 南词戏 闽西山歌戏 芗剧 打城戏 竹马戏 游春戏 肩膀戏

台湾省: 歌仔戏

广东省: 粤剧 潮剧 正字戏 白字戏 广东汉剧 西秦戏 花朝戏 粤北采茶戏 东昌花鼓戏 雷剧 梅县山歌剧 粤西白戏 临剧

海南省: 琼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剧 邕剧 丝弦戏 广西师公戏 彩调剧 牛娘剧 桂南采茶戏 广西壮剧 广西苗戏 广西侗戏

湖南省: 湘剧 祁剧 常德汉剧 衡阳湘剧 巴陵戏 辰河戏 湘昆 长沙花鼓戏 岳阳花鼓戏 常德花鼓戏 湘西花灯戏 湘西阳戏 衡阳花鼓戏 邵阳花鼓戏 零陵花鼓戏 师道戏 湘西苗剧 新晃侗族傩戏

湖北省: 汉剧 荆河戏 南剧 湖北越调 山二......

我国国粹有哪些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健身、护体、防敌、制胜的作用,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为各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中医:中医药是国我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四大国粹之一,在国际上有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热爱和欢迎。五十年来中医药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京剧:中国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北京剧坛的昆曲、汉剧、弋阳、乱弹等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

书法: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

誉满中外的中国京剧、中国画、中国医学,被世人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

这三大国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显示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以及技艺发展轨迹。

中国画,是世界东方画中的主要画种,已有几千年历史。

中国画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从东晋顾恺之的《洛神》到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从明代唐伯虎的《秋风纨扇图》到清代郑板桥的《梅竹》;

从近代吴昌硕的《花鸟》到张大千的《山水》,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等。

历代画家创造了无数的画卷,故宫博物院收藏了成千上万的名画,而日本东京大学出版的《中国绘画总合目录》中着录的我国流散在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的名画竟有3900件。

中国京剧,有近200年的历史,是全国流行最广的剧种。表演上唱、念、做、打并重,多用虚拟性的程式动作。

从清朝咸丰、同治开创,经过了程长庚、谭鑫培和梅兰芳等人的改革、创新以及发展,产生了很多风格不同的流派以及名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更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为阴阳五行学说;中医诊察疾病的手段主要为望、闻、问、切“四诊”;中医透析疾病主要以八纲来辨证,就是指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方面来归纳和概括病变的部位、性质以及印证彼此力量消长等情况。

这三门学科所具有的鲜明的民族风格,显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渊源和技艺发展轨迹。

--------------------------------------------------------------------------------

文学 楹联 歇后语:

诗词

综合

>

被称为国粹的戏曲是什么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

中国五大戏曲都有什么戏曲

京剧:京剧是我国国剧。它的前身为徽调,通称皮簧戏,曾一度称为“平剧”,后该称京剧,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徽调进入北京,吸收了昆腔、秦腔的部分剧目、音乐曲调、表演方法和一些民间曲调,演变发展而成。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也叫"采茶戏"。黄梅戏是我国戏曲的主要地方剧种。黄梅戏发源地在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的安庆地区,戏曲语言为安庆方言。黄梅戏在其漫长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了青阳腔、徽剧等和当地民歌及其他戏曲的音乐精华,逐渐形成了今天自己独特的风格。它的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评剧:形成于清末民初,约有七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称。最初为对口演唱形式,近似东北的“二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乐亭大鼓和京剧的唱腔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范

昆曲 :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它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

豫剧:是河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南全省以及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等省的部分地区。因其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又曾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靠山吼"等,建国后才统一改为今称。

什么是其中的一种,被称为我国戏曲中的“国粹”

中国的四大国粹是指中国武术,中医,京剧和书法。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大家什么的剧种

京剧是文化艺术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所蕴藏和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能够为民族魂魄的振作、民族精神的弘扬、民族价值观念...

我国主要的戏曲剧种有哪些

昆曲(百戏之祖)

京剧(国粹)

越剧(第二大剧种)

黄梅戏(五大剧种之一)

豫剧(五大剧种之一)

评剧(五大剧种之一)

秦腔(陕西)

吕剧(山东)

晋剧(山西)

粤剧、潮剧(广东)

徽剧(安徽)

沪剧(上海)

闽剧(福建)

越调、曲剧福河南)

锡剧、扬剧(江苏)

绍剧、婺剧、杭剧、湖剧、瓯剧、甬剧(浙江)

桂剧(广西)

吉剧(吉林)

龙江剧(黑龙江)

藏剧( *** )

赣剧(江西) 当然还有我们的川剧(四川,最具观赏性的剧种)

王彬彬的档案

江阴人文景观游览区、宜兴生态园林游览区等,在这些地方,人们能感受到太湖的绝美,古运河的伟大,吴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无锡自然风光的优美、民风民俗的纯朴。

[1]南濒烟波浩渺的太湖,有因范蠡而得名的蠡湖,穿越市区的京杭古运河,称为“江南第一山”的惠山,象征无锡古老历史的锡山。太湖之滨,有鼋头渚、蠡园、梅园、锦园、万顷堂、马山诸景等以自然景观著称的梅梁胜迹;惠山之麓,有锡惠公园、寄畅园、天下第二泉、惠山街、吟苑、东大池等以山、泉、亭、桥、祠庙等体现江南特色的锡惠胜迹;锡东吴文化博览园板块,有梅里古镇、鸿山十八景、鸿山文化新城、都市农业生态园、梁鸿湿地公园、中华赏石园、鸿山遗址博物馆、梁鸿文化度假村、昭嗣堂、钱穆故居等吴文化旅游胜地。

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三角洲平原腹地,北临长江,南濒太湖,东与苏州接壤,西与常州交界。无锡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号称“小上海”。[1]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又是一座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城市。无锡地处太湖北端,是江南蒙蒙烟雨,孕育出的一颗璀璨的太湖明珠。无锡以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跻身于全国十大旅游观光城市之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寄畅园(明)

薛福成故居建筑群(清)

鸿山墓群(周)

泰伯庙和墓(明至清)

惠山古镇祠堂群(南北朝至民国)

东林书院(明至清)

昭嗣堂(明至清)

天下第二泉庭院及石刻(唐至清)

阿炳故居(清)

无锡横山梅园风景区内荣氏建筑(民国)

国山碑(三国)

骆驼墩遗址(新石器时代)

宜兴窑址(晋至清)

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明)

京杭大运河(春秋至清·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

国家5A级景区

无锡中视影视基地景区(三国城、水浒城、唐城)

无锡市灵山景区 (凭借世界佛教论坛特殊升等) 灵山胜境

国家4A级景区

无锡市太湖鼋头渚风景区

中国吴文化博览园

无锡横山梅园风景区

无锡崇安寺风景区

宜兴善卷洞风景区

无锡市锡惠园林文物名胜区

无锡市蠡园公园

无锡市薛福成故居

宜兴竹海风景区

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

宜兴团氿风景区

江阴江苏学政文化旅游区

江阴滨江要塞旅游度假区

其他名胜古迹和著名旅游景点:

※以下景点,除特别标明外,现阶段均为免费开放

蠡湖新城风景区(蠡湖广场、蠡湖公园、勃公岛、蠡堤等)

无锡海底世界(收费景点,80元)

太湖广场

蠡湖中央公园

梁鸿湿地公园

中华赏石园

鸿山遗址博物馆

马山十八湾

龙头渚公园(收费景点,25元)

雪浪山公

绿波湾度假村 

太湖度假村

红沙湾生态景区

古运河、南长老街

惠山古镇

钱钟书故居

张闻天故居

陆定一故居

顾毓琇故居

崇安寺

南禅寺

长广溪湿地公园

惠山森林公园

龙寺生态园

锡剧博物馆

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

大学城

园林管理单位:

太湖鼋头渚风景区管理处 鼋头渚 85551544 85554614

锡惠公园管理处 惠山听松坊53号之1 83708324

蠡园公园管理处 青祁村70号 85133343

梅园公园管理处 梁溪路卞家湾13号 85511641

东林书院管理处 解放东路867号 82706231

薛福成故居管理处 学前街152号 82724706

吟苑公园管理处 运河北路1号 83031655

灵山大佛景区管理处 马山镇灵山路 85680358

龙头渚自然风景区 马山桃花1号 85680888

央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漆塘路1号 85550117

南禅寺文化商城管理处 向阳路32号 82824849

善卷风景区管理处 善卷洞 87399875

鹅鼻嘴公园 公园路(江阴)288号 86851598

公花园管理处 中山路308号 82725936

最佳旅游时间:

每年的4~10月为无锡的最佳旅行季节,这期间的气温和湿度都非常适合出行。

但建议不要在梅雨季节到无锡,江南的梅雨季节通常在6~7月间,这段时间阴雨不断,空气永远都是阴湿的,东西也容易霉变。江南一带湿度大,冬天都较为阴冷,加之没有暖气供应,对于北方人来说会很不 蠡湖 百米高喷适应。

无锡红色之旅:

无锡不仅以山水名城,发达的经济文化和令人神往的太湖美景而著称,更是一个富有革命斗争和光荣传统的城市,1923年10月,无锡就建立乐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支部正式建立。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早期领导人秦邦宪,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王昆仑,工农革命运动的优秀领导人严朴等人,都诞生在太湖之滨的无锡。无锡红色旅游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的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创造,是全民爱国主义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王彬彬,1962年11月生,安徽望江县人。1982年毕业于解放军外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批评研究。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在功利与唯美之间》、《鲁迅晚年情怀》、《为批评正名》、《文坛三户》、《城墙下的夜游者》、《风高放火与振翅洒水》等著作多部。

锡剧泰斗、宗师,最顶级的锡剧小生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周恩来总理称赞其唱腔抒情优美、柔中带刚、琅琅上口、字字清晰。

其主演的锡剧《珍珠塔》历演几十年不衰,乃锡剧最精华之代表作。他很多脍炙人口的优美唱段尤其是《珍珠塔》、《双推磨》和《拔兰花》在20世纪下叶风靡东南地区,其唱片和录音带一直统领市场,销售非常火爆,基本上每户人家都有其《珍珠塔》、《双推磨》和《拔兰花》音带。他和梅兰珍演唱的中唱版《珍珠塔》,1989年10月12日由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全国首届“金唱片奖”。他的很多经典唱段被编进了《中国戏曲艺术家唱腔选》。

原锡剧研究所所长钱惠荣说:“称王彬彬为锡剧界的泰斗一点不为过,锡剧只有一个王彬彬。王彬彬非常镇得住场子,只要他一上台,闹哄哄的剧场会突然间静下来,他一亮嗓子,尽管没有扩音设施,但剧场内最后一排的观众都能听清楚他唱的每一个字。这就是彬彬腔的独特魅力。”

1921年8月王彬彬出生于常州市金坛西阳王巷村。7岁读私塾,两年后辍学。15岁学艺。先后拜何荣官、朱仲明为师,专攻小生。后又向锡剧老艺人韩源生、周宝祥、李如祥等学艺。19岁崭露头角。在上海、常州、无锡等地搭班演出。25岁自带戏班,后与锡剧名演员杨企雯、王兰英合作演出,名声大震。1947年参加无锡首先锡剧团。1951年参加无锡市文联首先实验锡剧团(后改为无锡市锡剧团)任演员。1953年曾进全国戏曲讲习会学习。1953年参加华东地区戏曲会演,在锡剧《拔兰花》中饰蔡旭斋,获演员二等奖。1956年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会演,在《珍珠塔》中饰方卿,获演员一等奖。1960年曾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1961年锡剧流派会演及1964年江苏省第二届戏曲会演中,均以主演《珍珠塔》而获一等演员奖。擅演小生戏,兼演老生、花脸。勤奋好学,刻苦实践,博采众长,功底深厚,以唱功见长,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彬彬腔”。

他演出的主要剧目和扮演的角色有《珍珠塔》中的方卿,《双推磨》中的何宜度,《拔兰花》中的蔡旭斋,《孟丽君》中的皇甫少华,《西厢记》中的张生,《信陵公子》中的信陵君,《梁祝》中的梁山伯,《白蛇传》中的许仙,《金玉奴》中的莫稽,《小刀会》中的刘丽川,《碧血扬州》中的李芝庭,《红花曲》中的杨厂长,《罗汉钱》中的张木匠,《西安事变》中的张学良等。其中《珍珠塔》、《孟丽君》、《红花曲》均拍成戏曲艺术片,其中《珍珠塔》、《孟丽君》早在60年代初就被香港华文公司拍成电影。

王彬彬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李鹏、乔石、李瑞环、荣毅仁等献唱并被亲切接见和盛赞。1959年6月,文化部调地方戏进京汇演,锡剧《珍珠塔》就在其中。演出结束后,周总理拉王彬彬坐下,“我也是江苏人呐,锡剧我从小就听过,也爱听,你的演唱字正腔圆,别具一格。”不久,《人民日报》的记者张贞发表文章《锡剧“珍珠塔”在京打响第一炮》,向全国介绍锡剧,并引用周恩来的话夸奖王彬彬,称赞其唱腔抒情优美、柔中带刚、琅琅上口、字字清晰,并首次提出“彬彬腔”的说法。从此,“彬彬腔”自成一派,成为锡剧艺术中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有“唱煞的王彬彬”之评论。

王彬彬曾任江苏省人大代表、江苏省政协委员,为中国剧协会员、江苏省文联委员、无锡市政协常委。1984年评选为江苏省建国以来文体“十佳”人物。1986年由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上海电视台等六单位,为他举办了《彬彬腔演唱会》。1996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特殊津贴。

2008年7月26日凌晨,一代锡剧泰斗王彬彬因肾脏衰竭在无锡逝世,享年89岁。“一生长歌凝精华,人间传唱彬彬腔,八九豪情铸神韵,艺坛留吟锡剧人”,挂于追悼告别大厅两侧的这几句文字是对王彬彬艺术生涯最真实的写照!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编辑本段]官员

王彬彬,男,汉族,1967年1月出生,湖北安陆人,1988年1月入党,1988年7月参加工作,武汉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毕业,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襄樊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

1984.09--1988.07 武汉工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

1988.07--1996.03 第二汽车制造厂钢板弹簧厂办公室秘书、团委书记、集管科副科长(挂职),热处理车间副主任(挂职);

1996.03--1997.01 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质量科副科长;

1997.01--1998.12 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质量部部长;

1998.12--1999.08 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组织部部长;

1999.08--2002.01 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东风钟祥公司总经理;

2002.01--2002.09 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销售公司经理(其间:1999.09--2002.04武汉理工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在职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2.09--2005.03 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2005.03--2006.02 东风活塞轴瓦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

2006.02--2008.03 东风活塞轴瓦有限公司总经理(其间:2002.09--2007.12武汉理工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在职学习,获管理学博士);

2008.03--2009.04 东风汽车公司乘用车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

2009.04-- 襄樊市人民政府(科技)副市长、党组成员。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24866号-6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