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文化

非物质文化的概念

栖克
栖克 2024-05-18 【文化】 346人已围观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社会群体传承下来的、反映其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学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特征和表现形式。###1.口头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社会群体传承下来的、反映其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社会生活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文学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具有独特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1. 口头传承

非物质文化的文学特征之一是口头传承。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学作品是通过口头方式传承下来的,例如民间故事、传说、谚语、民歌等。这些作品通常不通过书面形式传播,而是通过口头或歌唱等方式代代相传,因此在传承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变异和发展,体现了社会群体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手工艺表现

在非物质文化的文学作品中,常常伴随着手工艺表现。比如,在民间故事中常常伴随着相关手工艺品、绘画作品等,这些手工艺表现成为了文学作品的一种衍生物,加强了民间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可视化特点。

3. 融合性与多样性

非物质文化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融合性与多样性。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它们融合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元素,反映了当地的历史、宗教、生活习俗等内容,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学作品在主题和形式上呈现出了多样性。

4. 浸透性

非物质文化的文学作品通常具有浸透性。它们深深地融入到当地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民间传说会影响当地人们的行为和信仰,民歌会伴随着劳动和娱乐活动,谚语会影响人们的言行举止,因此非物质文化的文学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生活性。

5. 社群性

非物质文化的文学作品具有社群性。它们往往是由社会群体共同创造和传承的,反映了群体的共同体验和集体记忆。在社会的团体中,民间文学作品通过各种社会仪式、节日、传统活动等得以传承和发展,成为连接人们感情的纽带。

非物质文化的文学作品具有口头传承、手工艺表现、融合性与多样性、浸透性以及社群性等特征。这些文学特征反映了非物质文化在社会群体中的重要地位,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承与创新,人们能够更好地维系历史、传统和文化认同。

Tags: 非物质文化的基本含义 非物质文化的构成 非物质文化的文学特征包括 非物质文化的特点是 非物质文化的文学特征有哪些

上一篇: 满江mp3

下一篇: 奔赴星空舞蹈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24866号-6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