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文化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传统节日与文学艺术的交融

闪妙
闪妙 02-19 【文化】 24人已围观

摘要“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它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诗歌表达,更是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将传统节日文化与文学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重阳节的文化渊源重阳节起源于上古时期,在先秦文献中已有关于重阳习俗的记载,这一节日最初是秋季丰收后的祭祖和祭祀天地神灵的活动,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之极……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名句,它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诗歌表达,更是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将传统节日文化与文学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重阳节的文化渊源

重阳节起源于上古时期,在先秦文献中已有关于重阳习俗的记载,这一节日最初是秋季丰收后的祭祖和祭祀天地神灵的活动,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之极,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所以称为重阳。“九”在数字观念里又代表着长久长寿之意,随着时间的发展,重阳节逐渐增添了登高祈福、秋游赏菊等民俗活动内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民间传统节日。

从“就菊花”看文人雅趣

“就菊花”的“就”,有靠近、趋向的意思,而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它被赋予了高洁、隐逸、长寿等诸多象征意义,陶渊明爱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笔下的菊花远离尘世喧嚣,成为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代表,这种对菊花的喜爱之情传承千年,在无数文人的笔下流淌不息。

对于文人而言,“就菊花”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当他们在重阳佳节之时,置身于一片金黄灿烂的菊花丛中,仿佛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气息,他们或吟诗作画,或品茶聊天,享受着这份清幽淡雅,比如清代画家恽寿平就擅长描绘菊花,他的作品色彩淡雅清新,构图简洁疏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菊花的风姿神韵,每一朵菊花在他的笔下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宛如一个个灵动的生命体,通过这些绘画作品,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对于菊花的喜爱以及在重阳时节欣赏菊花的美好场景。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传统节日与文学艺术的交融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背后的社交文化

这首诗所描述的情景也反映了古代的一种社交文化,在古代,人们十分重视亲朋好友之间的交往,尤其是在像重阳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大家更愿意相聚在一起,共同庆祝这个美好的时刻,主人热情好客,邀请客人再次前来赏花做客,这是一种充满温情的互动方式,这种社交文化体现了中国人注重亲情、友情的传统美德,它不同于现代社会中那种相对较为浮躁的人际关系,在那个时代,人们更愿意用真诚的心去对待彼此,用诗词歌赋、书画琴棋等方式来表达情感,增进友谊。

重阳节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1、诗歌创作

重阳节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诗人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之一,许多诗人都会在这一天写下自己的感悟,除了孟浩然的这句名诗外,还有杜牧的“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如思念家乡亲人、感慨时光易逝等,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重阳节的认知和感受,它们通过对自然景象、人文风俗等方面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重阳节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散文创作

在散文领域,重阳节也是一个常见的主题,作家们会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下自己在这一天的经历或者回忆,沈从文曾在作品中提到过重阳节时湘西地区特有的习俗和人们的欢乐氛围;林语堂则在其著作里讲述了一些关于重阳节的小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这个节日的魅力,这些散文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个人风格,能够让读者领略到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重阳节风情。

现代社会中重阳节与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快,但重阳节及其相关的文学艺术并没有被遗忘,相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关注这个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节日,学校和社会组织经常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弘扬传统文化,如诗词朗诵比赛、书法展览等,这些活动不仅让年轻一代更好地了解了重阳节的历史和意义,也激发了他们对于古典文学艺术的兴趣,一些现代作家也在尝试将传统元素融入到新的创作当中,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有些小说家会把重阳节作为一个重要情节背景,讲述当代人在这一天发生的有趣故事;还有一些网络文学创作者会借鉴古代诗词意境,创作出富有诗意的爱情小说或者玄幻故事。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句诗不仅仅是对一个美好场景的简单描绘,它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从重阳节的文化渊源到文人雅趣,再到社交文化和文学创作等多个方面,都展现出了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学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发展这种优秀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魅力。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24866号-6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