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文化

文学与文化中的冬天描写

典菡
典菡 01-04 【文化】 39人已围观

摘要“寒枝挑雪:文学与文化里winter的千般姿态”二、正文(一)文学中的冬天:寒冷下的诗意栖居在文学的世界里,冬天宛如一位冷峻又充满魅力的精灵,以它独特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令人沉醉的画面,从古代诗词到现代小说,冬天的身影无处不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对冬天的描绘堪称一绝,“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的这句诗……

“寒枝挑雪:文学与文化里 winter 的千般姿态”

二、正文

(一)文学中的冬天:寒冷下的诗意栖居

在文学的世界里,冬天宛如一位冷峻又充满魅力的精灵,以它独特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令人沉醉的画面,从古代诗词到现代小说,冬天的身影无处不在。

中国古代诗词中,对冬天的描绘堪称一绝。“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的这句诗,仿佛将我们带入一个静谧的角落,那几枝梅花,在寒冷的冬季,独自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丽,梅花的高洁形象与冬天的严寒相得益彰,它象征着一种不畏艰难、坚守自我的品质,而柳宗元的《江雪》则更像是一幅水墨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里没有丝毫的喧嚣,整个世界被大雪覆盖,寂静得让人感觉时间都停止了流动,孤独的老渔翁,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在冰天雪地之中垂钓,他的身影显得如此渺小却又无比坚定,这一画面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也让我们感受到冬天那种空旷、荒凉而又充满力量的美。

在西方文学中,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雾都孤儿》也有许多关于冬天的描写,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的英国伦敦,冬天的伦敦被浓雾笼罩,街道上弥漫着寒冷的气息,这种寒冷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更是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一种写照,孤儿奥利弗就是在这样的冬天里挣扎求生,他所经历的饥饿、寒冷和苦难,在冬天这个季节背景下被放大,也正是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那些微弱的人性之光才更加耀眼,南希对奥利弗的关爱,尽管她身处黑暗的环境中,但她的善良如同冬天里的暖阳,给这个悲惨的故事带来了一丝希望。

文学与文化中的冬天描写

现代作家迟子建在她的作品中也常常描绘冬天,她的文字充满了东北地域特色,把冬天的寒冷、热闹与神秘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里,鄂温克族人在冬季的生活场景跃然纸上,他们在森林中度过漫长的冬天,住着用桦树皮搭建的房子,外面是厚厚的积雪,屋内却有温暖的火炉,猎人们追踪着野兽的踪迹,在银装素裹的世界里寻找食物,冬天对于他们来说,既是生存的挑战,也是与大自然亲密对话的机会,这里的冬天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人们遵循着古老的传统习俗,祭祀祖先、庆祝节日,每一个细节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二)文化中的冬天:传统习俗与精神内涵

冬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在不同的文化中还承载着丰富的习俗和深刻的精神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冬天有着众多重要的节日,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虽然它是农历新年,但在很多地方,尤其是北方,春节往往是在寒冷的冬季来临,春节期间,人们贴春联、挂红灯笼、放鞭炮,这些习俗都寓意着驱邪避灾、迎接新年的美好愿望,红色是春节的主色调,它象征着喜庆和吉祥,与白色的大雪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春节期间家庭团聚是最重要的环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长辈给晚辈发红包,这些温馨的场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家庭伦理关系的价值观,在冬天还有腊八节,这一天人们会喝腊八粥,传说腊八粥是由多种谷物和豆类熬制而成,具有驱寒保暖的功效,腊八粥也象征着丰收和感恩,提醒人们珍惜粮食,感恩大自然的馈赠。

在西方文化中,圣诞节是冬天最盛大的节日,当寒冬降临,圣诞树被精心装饰起来,树上挂满了彩灯、彩球和各种精美的小饰品,家家户户都会布置得充满节日氛围,人们互赠礼物,表达祝福和爱意,圣诞节的起源与基督教有关,但它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节日,超越了宗教的意义,在冬天,人们通过圣诞节来传递温暖、分享快乐,共同庆祝新一年的到来,冬至在北半球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特殊的意义,例如在北欧,冬至被视为一年中最长的一夜,人们会举办各种庆祝活动,点燃蜡烛,祈求光明和温暖早日到来,这种对冬至的重视反映了人类渴望在寒冷黑暗的冬天中寻求希望和力量的心理。

(三)冬天的艺术表现形式:绘画与音乐中的冰雪之美

除了文学和文化习俗,冬天还在绘画和音乐等艺术形式中得到了精彩的表现。

在绘画领域,俄罗斯画家列维坦的《三月》是一幅经典的冬季风景画,画面中,广袤的原野被白雪覆盖,远处的树林像是一个个白色的巨人矗立在那里,天空呈现出淡淡的蓝色,阳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晶莹的光芒,整幅画既有一种宏大、壮阔的感觉,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画家通过对光影和色彩的巧妙运用,将冬天的寒冷与寂静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有许多以雪景为主题的山水画,如范宽的《雪山萧寺图》,画面上层峦叠嶂的山脉被白雪覆盖,寺庙隐藏在山谷之间,画家采用全景式构图,细致地描绘出雪后的山林景象,给人一种幽深、静谧的感受,这些雪景山水画不仅展示了冬天的自然美景,还融入了画家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音乐方面,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中的《雪花圆舞曲》无疑是描写冬天的经典之作,轻柔的旋律仿佛雪花在空中翩翩起舞,钢琴和弦乐的配合恰到好处,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随着音乐的流淌,听众仿佛置身于一个银色的世界里,周围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这首曲子以其优美的旋律和独特的意境,成为许多人对冬天的美好回忆的一部分,同样,在中国的民族音乐中,也有一些与冬天相关的作品,梅花三弄》,它以清新的旋律描绘了梅花在冬季傲雪凌霜的姿态,乐曲通过不同乐器之间的呼应和转换,生动地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品质以及冬天的寒冷与坚韧。

冬天,在文学、文化和艺术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触动着人们的心灵,无论是寒冷带来的思考、传统习俗蕴含的情感,还是艺术作品展现出的美感,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季节的魅力,也使我们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找到了一份宁静与归属感,每一个冬天,都是一场心灵与自然、与文化的邂逅,等待着我们去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24866号-6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