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文化

端午节的古诗10首,穿越千年的文化传承

亦槿
亦槿 2024-10-17 【文化】 144人已围观

摘要端午节,又称龙舟节、端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这个节日不仅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在古代文人的笔下,端午节更是被赋予了独特的诗意和情感,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十首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文化传承,1.《端午》-文秀>节……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端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庆祝,这个节日不仅有着丰富的民俗活动,如赛龙舟、吃粽子,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在古代文人的笔下,端午节更是被赋予了独特的诗意和情感,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十首与端午节相关的古诗,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文化传承。

1. 《端午》 - 文秀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这首诗简明扼要地表达了端午节的起源,即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文秀用“堪笑楚江空渺渺”来形容屈原的悲壮命运,楚江虽宽广,却无法洗刷屈原的冤屈,表达了对屈原的深切同情和敬仰。

2. 《竞渡诗》 - 卢肇

>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卢肇的这首《竞渡诗》生动描绘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场面,诗中通过“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等描写,将龙舟竞渡的紧张气氛和壮观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仿佛身临其境。

3. 《端午日赐衣》 - 杜甫

>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杜甫的这首诗表达了对皇帝在端午节赐衣的感激之情,诗中通过对宫衣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衣物的精美和舒适,同时也表达了对皇恩的深深感激,体现了端午节的宫廷文化和礼仪。

4. 《五月五日》 - 梅尧臣

端午节的古诗10首,穿越千年的文化传承

>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梅尧臣的这首诗深情地缅怀了屈原,表达了对屈原悲剧命运的同情和对他的崇高敬意,诗中“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一句,用自然景观象征屈原的高洁品质,令人动容。

5. 《浣溪沙·端午》 - 苏轼

>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流香涨腻满晴川。

>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的这首词描绘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如沐浴芳兰、缠彩线、挂小符等,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端午节的温馨氛围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 《乙卯重五诗》 - 陆游

>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陆游的这首诗记录了他在山村过端午节的情景,诗中通过描写粽子、艾草等端午节的特色物品,以及村民们储药、点丹的传统习俗,展现了端午节的浓厚乡村气息。

7. 《午日处州禁竞渡》 - 汤显祖

>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汤显祖的这首诗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端午节习俗的思考,诗中通过“独写菖蒲竹叶杯”等描写,展现了作者在端午节的孤独与思念,同时也对竞渡这一习俗提出了质疑。

8. 《和端午》 - 张耒

>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张耒的这首诗深刻表达了对屈原的悲痛和敬仰,诗中通过“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一句,强调了屈原的文学成就和精神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9. 《南乡子·端午》 - 李之仪

>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 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

> 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

> 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李之仪的这首词描绘了端午节的孤独与寂寞,词中通过“小雨湿黄昏”、“巢燕引雏浑去尽”等描写,展现了端午节的凄凉氛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10. 《已酉端午》 - 贝琼

>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贝琼的这首诗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端午节的感慨,诗中通过“风雨端阳生晦冥”、“无酒渊明亦独醒”等描写,展现了端午节的阴郁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屈原精神的崇敬和追随。

这十首古诗不仅描绘了端午节的各种风俗和活动,更深刻地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寄托,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端午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感受那份穿越千年的文化魅力,希望这些诗歌能够带给你更多的思考和感悟,让你在端午节这一天,不仅享受节日的欢乐,更能感受到文化的厚重与深远。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24866号-6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