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文化

元旦佳节,诗意盎然 —— 探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笔下的元旦佳话

麒少
麒少 2024-10-10 【文化】 47人已围观

摘要元旦,即一年之始,作为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元旦自古以来便被寄寓了诸多美好的愿景与祝福,自先秦至明清,元旦的名称、习俗与庆祝方式虽几经变迁,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始终未变,古代诗人更是将这种情感寄托于诗句中,以诗言志,以诗抒情,创作出许多描写元旦景象的佳作,这些诗句不仅是对元旦节日的记录,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元旦,即一年之始,作为辞旧迎新的重要时刻,元旦自古以来便被寄寓了诸多美好的愿景与祝福,自先秦至明清,元旦的名称、习俗与庆祝方式虽几经变迁,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始终未变,古代诗人更是将这种情感寄托于诗句中,以诗言志,以诗抒情,创作出许多描写元旦景象的佳作,这些诗句不仅是对元旦节日的记录,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人墨客笔下的元旦佳话,感受那穿越千年的诗意之美。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译文:

昨天夜里北斗星的斗柄转向东方,今天早晨一年又开始了,我已经四十岁了,虽然没有官职但仍担心着百姓的情况,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耕作的农夫,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推测今年的收成,都说这一年是丰收的一年。

《元日·其一》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丁卯元日》

(清)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元旦佳节,诗意盎然 —— 探寻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笔下的元旦佳话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钩帘欲连新巢燕,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并无尘事到吾庐。

译文:

我手举酒杯,拜倒在庭院中向父母祝酒,孩子们牵扯着衣服围绕在我的身边,让隐居在家中的我感到很安慰,母亲很高兴,因为家中有足够的肉食,而我在年初更高兴的是梦见了鱼,我卷起窗帘,等待着燕子归来筑巢,清理砚台准备继续写作,处理完邻里间的事务后,我便不再理会世俗的事情,静静地呆在家里享受安宁的生活。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译文:

除夕夜时,人们彻夜未眠,都在忙着厌胜、祈祷等活动,期盼新的一年能够顺利吉祥,这时,小孩子欢声笑语地跑遍大街小巷,吆喝着“卖痴呆”,希望把过去一年的愚笨都卖掉,迎来聪明伶俐的新一年。

《守岁》

(宋)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译文:

如果你想了解即将过去的一年,就像一条爬进沟壑里的蛇一样,长长的鳞片已经消失了一半,谁也无法阻止它离去,更何况想抓住它的尾巴呢?尽管努力也无济于事,孩子们勉强着不睡觉,守夜狂欢,早晨的鸡鸣声请不要响起,敲响更鼓的人也请不要再敲了,坐久了,灯火已经熄灭,起身看北斗七星已经西斜,明年不是没有,但心中的愿望恐怕会错过,所以要尽力珍惜今晚,年轻人还可以炫耀一番。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这些描绘元旦景象的诗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面貌和积极乐观的精神追求,通过阅读这些诗句,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能从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以更加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一年,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元旦佳节的诗意之美将永远流传。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24866号-6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