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文化

江水之歌,〈水经注·江水〉的古今对话

萌铮
萌铮 2024-10-06 【文化】 48人已围观

摘要《水经注》作为一部集地理、历史与文学于一体的经典著作,由北魏时期的郦道元编著而成,它不仅记录了我国古代的山川地貌、水系分布、自然风光,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江水》篇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长江的壮美景象,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千年来沿岸人民的生活变迁,本文将对《水经注·江水……

《水经注》作为一部集地理、历史与文学于一体的经典著作,由北魏时期的郦道元编著而成,它不仅记录了我国古代的山川地貌、水系分布、自然风光,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江水》篇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长江的壮美景象,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的风土人情,以及千年来沿岸人民的生活变迁,本文将对《水经注·江水》进行深入解读,通过原文与现代汉语译文对比的形式,带您走进这一段跨越时空的文学之旅,领略中华大地的自然之美和人文魅力。

【原文】

“江水又东,径黄牛山下,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江水之歌,〈水经注·江水〉的古今对话

【译文】

长江继续向东流去,经过黄牛山脚下,每到春冬两季,在清澈透明的急流中,碧绿的深潭映出四周景色的倒影;而到了夏季,江水暴涨,几乎漫过山陵,此时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的船只都会被阻挡无法通行。

在这段文字里,“素湍”指洁白如雪的湍急流水;“绿潭”则是指深绿色的湖泊。“回清倒影”四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春天或冬天时,阳光照耀下的江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岸边树木和山峦在水中清晰可见的样子。“夏水襄陵”则形象地表现了夏天洪水泛滥时,江水高涨淹没陆地的情景。“沿溯阻绝”则进一步说明了因水势过大,使得航运受到严重影响,无论是从上游往下游还是相反方向航行都变得极其困难。

《水经注》中的这段描写,以精炼的语言勾勒出了长江不同季节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变化,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观细致入微的观察,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江河以生命活力,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艺术形象,在叙述过程中还融入了对当地风俗习惯、历史故事等方面的记述,展现了长江流域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积淀。

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水经注·江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历史窗口,让我们得以窥见古代长江沿岸自然环境的真实状况及其变迁过程,更重要的是,它提醒着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经注》中关于长江的记载,也激发了后世文人墨客对于这条伟大河流无尽赞美之情,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比如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就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名句;宋代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亦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吟诵。

《水经注·江水》不仅是一部地理学巨著,更是一部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它以独特的方式讲述着长江的故事,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卷,通过对《水经注·江水》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还能培养起对于祖国山河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希望未来更多的人能够关注这部经典之作,从中汲取营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24866号-6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