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文化

元宵佳节,诗意里的灯火阑珊

筱浚
筱浚 2024-09-25 【文化】 53人已围观

摘要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元宵节不仅是阖家团圆、观灯赏月的美好时刻,更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抒发情怀的最佳时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数诗词歌赋被创作出来,它们或描写元宵夜的繁华景象,或寄托作者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或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流传千古……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自古以来,元宵节不仅是阖家团圆、观灯赏月的美好时刻,更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抒发情怀的最佳时机,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无数诗词歌赋被创作出来,它们或描写元宵夜的繁华景象,或寄托作者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或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流传千古的经典作品中,感受古人笔下的元宵节氛围。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描绘了元宵夜京城繁华热闹的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句,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了元宵夜灯火辉煌、绚丽多彩的画面;“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则是作者内心深处那份淡淡忧伤与期盼的真实写照。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元宵佳节,诗意里的灯火阑珊

这首小令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以及离别之人的无限怀念。“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形象地勾勒出元宵夜集市上灯火通明、人流如织的情景;而“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则营造了一种温馨浪漫而又略带羞涩的约会氛围,然而好景不长,“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同样的时间地点,却已物是人非,“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京都元夕》(金)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元宵节期间京城内欢腾喜庆的场面。“袨服华妆着处逢”,描绘出人们穿着华丽服饰、化妆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参加各种活动;“六街灯火闹儿童”,则展现了孩童们提着灯笼、欢声笑语地奔跑嬉戏的场景,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喜爱之情。

《元夜踏灯》(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这首词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年轻女子在元宵夜外出赏灯时内心的微妙变化。“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描述了元宵夜繁华热闹的场景;“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则刻画了一个女子为了赴约而与恋人依依惜别的画面,接下来的部分,则是对她复杂心理活动的细腻刻画——既有对恋人的不舍之情,也有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担忧与期待。“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最终她决定回到家中,继续享受与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

这些诗词,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不同历史时期元宵节的风俗画卷,也展示了人们在这一传统佳节中的情感世界,无论是欢乐还是忧伤,都是构成元宵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至今日,当我们再次品味这些经典之作时,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文化魅力和浓郁的人文气息。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24866号-6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