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文化

铢两悉称,文学与文化的微妙平衡

牧华
牧华 2024-09-12 【文化】 51人已围观

摘要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从网络小说、诗歌、散文到电影、音乐、绘画等,这些作品构成了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在这繁荣景象背后,我们是否思考过,是什么让这些作品能够触动人心?又是什么原因使得某些作品能够跨越时空,成为经典?答案或许就隐藏在“铢两悉称”这一概念中,它不仅……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文化产品,从网络小说、诗歌、散文到电影、音乐、绘画等,这些作品构成了现代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在这繁荣景象背后,我们是否思考过,是什么让这些作品能够触动人心?又是什么原因使得某些作品能够跨越时空,成为经典?答案或许就隐藏在“铢两悉称”这一概念中,它不仅是对创作者的一种要求,更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准则。

何为“铢两悉称”

“铢两悉称”原指古代货币制度中的最小单位之间的精确换算,引申为事物间的比例协调、关系恰当,具体到文学创作领域,则意味着作品的各个部分应当相互呼应,达到内容与形式上的和谐统一,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需要有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还需要恰到好处地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社会历史背景,只有当所有元素以最佳状态呈现时,才能构成一部具有深度与广度的作品。

“铢两悉称”的内涵解读

1、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都包含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二者缺一不可,内容是作品表达的核心思想,而形式则是承载这些思想的载体,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应该做到内容丰富、深刻,同时形式新颖、独特,红楼梦》之所以被誉为巅峰之作,就在于其将家族兴衰、人性善恶等宏大主题巧妙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通过贾宝玉、林黛玉等人际关系网展现出来,既展现了清代社会风貌,又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铢两悉称,文学与文化的微妙平衡

2、情节安排合理:故事发展需要有逻辑性和连贯性,无论长篇巨著还是短篇小说,每个环节都应紧密相连,环环相扣,给读者带来流畅的阅读体验,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将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进行了精心编排,从黄巾起义、董卓乱政再到赤壁之战,每一步都紧密衔接,形成了跌宕起伏的故事线。

3、语言运用得体:不同的文体对于语言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无论如何变化,“得体”始终是关键所在,所谓得体,就是根据作品风格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如古典诗词讲究韵律美、意境美;而现代小说则更注重口语化表达,贴近现实生活。《白鹿原》作为一部反映中国近现代史变迁的小说,陈忠实采用了大量陕西地方方言,使得人物对话更加真实自然,增强了地域特色。

4、情感表达真挚:无论是喜怒哀乐还是爱恨情仇,情感都是连接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重要桥梁,只有真情实感的流露,才能引起共鸣,比如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通过“狂人”之口道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迫,表达了作者对旧社会的批判之情。

5、文化背景融合:每部作品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不可避免地会带有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何将这些文化因素恰当地融入作品当中,考验着创作者的智慧。《西游记》不仅是一部充满奇幻色彩的小说,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佛教思想,唐僧取经途中所经历的各种磨难,实际上是对人生道路上种种困难的隐喻,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铢两悉称”在当代文学创作中的实践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对于当代作家来说,“铢两悉称”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内容与形式的匹配,还包含了对跨文化元素的巧妙融合,他们可以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学成果,丰富自身创作手法;也要努力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使之在全球语境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他的作品《蛙》以计划生育政策为主线,通过讲述乡村医生姑姑一生的经历,展现了中国农村几十年来的巨大变迁,书中既有西方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的应用,又不失浓郁的东方韵味,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完美结合。

“铢两悉称”,不仅是衡量一部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追求平衡和谐的美学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承和发展这一宝贵遗产,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创作出更多兼具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精品力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24866号-6 icp粤公网安备 44030902003287号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